教学质量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院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了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和强化教学管理,不断完善进而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发展,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确立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决策管理体系、运行推进体系、质量监控体系、改进激励体系,形成闭合式循环。详见下图。
一、规划决策体系
规划决策体系由学院党政联席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对学院办学进行总体规划与统筹设计。主要职能包括结合当前所处的办学环境和发展阶段,统筹考虑“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等问题,对学院的发展战略、办学目标、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审查和论证,确保质量保障工作拟达成目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推进教学质量标准建设,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教学环节标准、教学建设标准和教学评价标准,确定质量监控内容,设定监控环节,制定或调整政策措施,对全院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对教学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二、运行推进体系
运行管理体系由学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机构组成,组织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决策任务,协调教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系统、有效的监督检查,统计分析执行结果,反馈提出改进措施。根据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各项评估方案,收集、分析、处理各种教学信息。
三、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是围绕教学工作涉及的环节和要素开展质量监控和评估,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质量监控体系按照全员参与、全程控制的理念,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评教、微信评课、学院领导/同行/督导专家评价、质量调查与效果评价的综合评价。学生评教、微信评课、学院领导/同行/督导专家评价、质量调查与效果评价四个层面的评价成绩在教师综合评价总成绩中所占权重分别为50%、10%、20%、20%。
1、学生评教
每学期期中,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各课程教学班学生,在网上对每位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的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按“调查问卷”所列各项目作出认真、实事求是、公正的定性与定量评价。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整体评价基本上能客观反映教师的教学状态、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基本情况,因此学生定量评价在综合评价结果中占50%的权重。
2、微信评课
为了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改进,学校启动学期微信评课工作。微信评课能够详细展现学生的学习行为,便于任课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在微信平台从教学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学生表现、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微信评课评价在综合评价结果中占10%。
3、学院领导/同行/督导专家评价
学院成立由院教学委员会全体成员组成的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并实施学院领导/同行/督导专家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学院领导评价主要了解和评价教师的教姿教态、教学过程,检查学生的学风、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以及了解师生对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采用随机听课,于学期结束前完成评价,并填写“bat365在线平台官网学院领导听课记录表”。
同行/督导专家评价采用随机抽查和重点跟踪的听课方式,从专家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表现,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做出定性与定量评价,并填写“院系听课专家评价表”。其定量评价结果与学院组织的学院领导/同行/督导专家评价结果综合平均后占综合评价总成绩的20%权重。
4、质量调查与效果评价
教师自评占综合评价总成绩的10%权重,学生测评占综合评价总成绩的10%权重。每位任课教师在完成自己本学期教学任务后必须填写“教师教学质量自评表”,对自己的教学状态、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做出自我定性和定量评价,对学院教学工作、教务办教学管理提出合理建议。同时填写“教师评学表”,对学生的学风建设做出评价。“教师自评”在综合评价中占10%的权重。学生测评主要考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形成、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长三方面的贡献;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加强对学生学术兴趣的激发与引导、促进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课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定为A(优)、B(良)、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质量等级的评定是根据全院教师的综合成绩分数高低排名,按百分比确定。各等级的百分比一般为:A(优)级不超过25%,B(良)级不超过50%,C(合格)和D(不合格)级不低于25%。其中,教师的总评价分数低于60分定为D(不合格)级。若出现严重教学事故,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等级评定结果即为D(不合格)级。
四、改进激励体系
教务办对评教的结果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和其所在系(中心),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同时,将收集到的本科教学问题全面、及时地反馈到规划决策体系,为其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学院根据反馈信息通过质量改进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1. 质量改进
(1)学院对于综合评价效果不好的课程和教师,加强帮扶工作,教学督导通过听课、集中诊断、与任课教师进行个别交谈、与学生进行沟通等方式,帮助教师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教学效果欠佳的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明确教学团队长责任。教学团队的组建是以教师实际教学内容为出发点,主要基于教师的学科领域而设立。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方面的进修,学院给予经费帮助和支持。创新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引导教学团队成员创新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技能。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弘扬教学工作的传、帮、带精神。教学团队长负有帮助团队成员提升教学质量的责任。
(3)加大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力度。青年教师入职后除了参加学校的岗前培训,还参加学院开展的系统教学培训。主要包括:学院列出学院教学名师清单,每位青年教师必须听4位不同教师总计不少于16学时的课程,并撰写听课报告;新入职教师不能独立主讲课程,必须加入本专业的教学团队,并完整跟随主讲教师听完一门课程。此外,建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制度,经过一轮的听课学习后,学院将组织专家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的教师才能申请开课。同时,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教学活动。
(4)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发展的互助与合作。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资源共享、教学相长的互助活动,学院将以教学沙龙为依托建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与合作共同体,主要成员为教学专家、教师、教学管理者,以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共同目标,通过交流分享经验理念、整合分享各类教育资源,同时培养青年教师。
(5)学院对出现违规的教师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给予严肃的处理,同时,列出负面清单,实行建档督办,与职务晋升、各类考核、薪酬体系、各类评优等相结合,引导广大教师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升。连续两次本科课程教学质量等级均为D(不合格)的教师,暂停主讲本科课程,并责令其参加培训学习。
2. 激励机制
为了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学院将加大激励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开展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对于开展教学改革和发展研究教师,学院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1)设立教学贡献奖,对在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奖励。
(2)对于获得教学成果的教师,根据学院工作量考核文件规定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和奖励,在每年学校申报评选优秀教师奖的时候学院优先考虑教学效果优良的教师,同时与薪酬挂钩。
(3)开展教学竞赛,组织督导和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专业辅导和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
Copyright 2016 bat365(中国)在线平台官方网站 访问旧版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电话:021 - 34205866 备案:沪交ICP备20101025